• MATTERS × 文藝復興基金會

     
     

    在場 ·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

    /

     

    在時代的現場,以書寫作為行動

     
    * 點擊右上角訂閱在場即時信息
    中國大陸地區讀者若無法打開訂閱表單,歡迎聯絡:[email protected]
     
  • 在場獎學金如何評選?

    32 位資深評審

    她/他們是資深的非虛構寫作者,是華文地區重要的出版人與媒體人。

    分組評分投票

    他們將會依照寫作計畫的題材方向、創新性、可行性等面向選出 3-5 名入圍者,最終獲獎結果將由評委根據入圍者的完稿選定。

  • 第二季評審名單

    (按姓氏/第一個字首字母拼音排序)

     

    -  非虛構寫作者  -

    阿    潑        作家,著有《憂鬱的邊界》、《介入的旁觀者》等
    陳    純        政治哲學青年學者,著有《自由主義的重生與政治德性》
    杜晉軒        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版編輯,著有《北漂臺灣:馬來西亞人跨境臺灣的流轉記憶》
    江    雪        獨立記者,前《財新》調查記者,端傳媒撰稿人
    李雨夢        獨立記者,前《蘋果日報》記者
    李哲昕        紀錄片導演,作品《迷航》
    劉紹華        人類學家,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,著有《我的涼山兄弟》、《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》等
    米米亞娜    獨立撰稿人,女權活動者
    覃里雯        作家,獨立撰稿人,Podcast「海馬星球」創辦人及主播
    蘇美智        獨立記者,前《明報周刊》資深編輯,著有《外傭:住在家中的陌生人》等
    譚蕙芸        獨立記者,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,著有《天愈黑 星愈亮》等
    楊天帥        立場新聞記者,小說作者
    顧玉玲        人權活動家,作家,著有《回家》、《我們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》等
    鄒思聰        獨立撰稿人,文學學徒,歐洲政治與文化研究(進行中)
    張    妍        獨立撰稿人,紀錄片製作人

    -  出版行業  -

    富    察       八旗文化總編輯
    孫德齡       左岸文化主編
    涂豐恩       聯經出版總編輯,故事 Studio 創辦人
    嚴    韻       詩人,叛逃譯者,資深讀者,著有《日光夜景》等
    張惠菁       衛城出版總編輯,作家

    -  媒體編輯 / 機構  -

    方可成       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,「新聞實驗室」創辦人
    關震海       獨立媒體《誌》創辦人
    關天林       詩人,《字花》雜誌總編輯
    何欣潔       獨立撰稿人,前端傳媒台灣主編
    梁玉芳       記者,聯合報系「願景工程」基金會總監
    李月華  《眾新聞》總編輯
    劉致昕  報導者副總編輯,著有《製造真相》
    羅淑儀       資深傳媒工作者,製作新聞專題片及紀錄片多年,喜歡用影像說故事,文藝復興基金會理事
    甯 卉  資深記者,端傳媒國際組主編
    突破書誌   Breakazine,香港社會專題季刊書誌
    王錦華       《鏡週刊》人物組副總編輯
    溫若涵       BIOS monthly 總編輯 
    楊 櫻       新文學雜誌《小鳥aves》主編,《好奇心日報》聯合創始人,作家,著有《張醫生與王醫生》
  • 在場獎學金的背景是什麼?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場獎學金由 Matters 寫作平台 及 文藝復興基金會 共同出資設立,

    目標是資助非虛構寫作者完成有潛力的短期計畫,

    題材包括但不限於觀察紀實、調查報導、田野研究

    唯需書寫記錄內容 100% 真實,

    文中事實引述或描述,需注明來源

     

    「在場」獎學金每 4 ~ 6 個月舉辦一次,

    致力於持續培育、支持華文世界的非虛構寫作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*第二季獲獎作者需要在2022年11月30日前發佈完作品;入選作品需要首發於Matters。如有特殊情況請與編輯、主辦方提前溝通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* 中國大陸地區讀者若無法打開訂閱表單,歡迎來信聯絡:[email protected]

  • 🎥 特別感謝

    ( 排名不分先後 )